注:责任编辑所叙述的内容为消化系统的解剖学肾,而非西医肾,勿喷
一、肝脏大体上边线和周边脾脏的边线亲密关系
肝脏大体上边线
肝脏是坐落于腹腔后,胸骨两边的两对卵圆形、红棕色腹腔后器官。正常情况下是两对肝脏,个别先天畸形患者会有重复肾和单个肾。肾紧挨着腰大肌,肾的上极比下极更紧邻胸骨和背部,能想像为肝脏是后倾和向心的边线站立。两个肝脏的边线并不是比肩的,由于肝的存在,白髓比左肾低1~2cm。白髓坐落于第1颈椎顶部到第3颈椎底部间,而左肾坐落于第 12胸椎和第3颈椎间。
每个肾长为10~12cm,宽5.0~7.5cm,厚2.5~3.0cm。成年女性的一个肾重量为125~170g;女性的肾较女性轻 10~15g。由于肝向上抬升,白髓稍短,且较宽。成人肾的外侧可能有局食症肾其本质隆起,近似于驼峰和小丘陵,这些小凸起被认为是由肝或脾下压形成,并不是什么病理学状态。
肝脏外侧是肾动脉、肾静脉以及食道进出的地方,也是肾蒂的重要组成部份。
肝脏的薄壳
与肝脏亲密关系比较大的薄壳主要有三个,从内到外依次是:肾水溶性囊、肾碳水化合物囊、肾软骨(Gerota软骨)。
水溶性囊是紧贴肝脏的膜,正常情况下是光滑、质韧的,容易与肝脏剥离,病理学状态下可出现粘连。
在水溶性囊的外边,有一定厚度的碳水化合物包覆,称之为碳水化合物囊,这层碳水化合物可通过肾门延伸到肾窦碳水化合物。
在碳水化合物囊的外边还有一层软骨包覆,这层软骨也称为Gerota软骨。Gerota软骨能分为其间三层,前层向内经肾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后方与对侧的Gerota软骨互相结合;后层与腰大肌软骨互相结合。其间三层在下方和外侧互相结合,上包覆了甲状腺,下包覆了食道。能把Gerota软骨想像成肝脏身上穿了一件能盖住头的雨衣站在地上。
肝脏这些薄壳不仅能起到一般来说、缓冲保护肾的作用,在防肿瘤及感染扩散方面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肝脏的周遭亲密关系
1、肾下方:
肾下方与膈肌下缘及脊椎紧邻。肾上极紧邻胸腔和微血管腔,因而在切除肾上极较大肿块的这时候,有可能会伤及胸腔,从而引致微血管撕裂和气胸。
白髓与第12肋紧邻,左肾与第11肋和第12肋紧邻。当外伤造成低位的脊椎断裂时,可引致交界处的肾挛缩。在从第11脊椎下方(第 10胸椎)TNUMBERaudi做肾穿刺的这时候,也有可能损伤微血管和肺。因而,应尽可能从第12肋下或第 11胸椎(第11肋与第12肋间)进行TNUMBERaudi肾穿刺。
在脾脏方面,左右两边的肾下方均有甲状腺,但是甲状腺不是肝脏的一部份,与肝脏也没有必然的亲密关系,只是因为甲状腺坐落于肾的下方,因而得名。
2、肾后方:
左肾紧邻脾尾、胃和空肠;白髓穿鞘2/3紧邻肝脏,但仅1/3结肠肝曲。
3、肾后方:
肾后方以第12肋为界,12肋以上与肋膈乳瓣交界处(中间有膈肌),12肋以下与腰大肌、腰方肌和腹横肌紧邻(从内向外)
肝脏的一般来说是主要是靠周遭组织的抬升和承托,因而肾的边线会随着呼吸不同阶段和体位变化而有所不同。比如,人在吸气的这时候,肾会向上终端约3cm(一个椎体),从仰卧到直立也会出现肾下移,但是这种生理因素引致的肾边线的终端不会太大。
二、肝脏自身内部结构
肾宏观内部结构
如果将肝脏沿冠状面切开,则能看到肝脏其本质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脏的皮层部份和间质部份。靠肝脏外侧的是皮层部份,颜色较苍白,靠外侧较亮的部份是肾间质。影像学检查也是能够看到肾间质和皮层的区别。
肾间质部份有8~18个有条纹清晰的圆锥形区域,称为肾锥体。肾锥体的底部坐落于肾皮间质交界处,顶端形成肾乳头,每个肾乳头正对着一个杯状的肾小盏,肾乳头也是尿液生成排出到肾盏的出口。可通过肾乳头进行内镜观察观察。
肾皮层的厚度约为1cm,外侧与肾锥体的底部接壤,并在肾锥体间延伸形成肾柱。肾叶间动脉穿过肾柱从肾窦到达外周皮层,在往外周肾皮层穿行的过程中动脉的直径逐渐变小。因而,TNUMBERaudi肾穿刺进入集合系统通常选择经肾锥体进入肾盏,以避免损伤肾柱中较大的血管,引致出血过多,影响手术视野。
肾微观内部结构
肾微观内部结构是具体行使肾功能的内部结构,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细微内部结构。肾的功能的基本单位就是肾单位,成年人一个肾内有40万至 120 万个肾单位。肾单位能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包括了近端小管(可分为区部和直部)、髓袢细段、远端小管(可分为区部和直部)。其中近端小管直部、髓袢细段与远端小管直部连接呈“u”字形,称为髓袢,又称Henle袢或肾单位袢。当然不同的教科书在名称上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地区称肾小球为肾丝球,注意区分即可。
肾小球是上皮细胞包覆着的毛细管丛所形成,肾小囊则是由薄的水溶性组成,也称为鲍曼囊(Bowman space)。血液经过肾小球的这时候,会发生滤过,其速度约为125ml/min,即我们熟悉的肾小球滤过率,这是评估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当然肾小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血管,将要滤过的血液和肾小囊隔开的有三层内部结构:单层的内皮细胞、薄的肾小球基底膜及基底膜另一侧的足细胞层。而近曲、远曲小管以及髓襻的管腔均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所组成。
肾小球滤过液进入肾小囊,也称为原尿,然后进入近曲小管,在经过髓襻的细段和粗段后,再到达与肾小球交界处的致密斑,继续进入远曲小管,然后进入集合管,最终滤过液的90%被重吸收,剩余的部份形成最终的尿液,当然这个过程中肾小管也会分泌一定的其他物质,终尿从集合管进入肾盏,然后到肾盂、食道和膀胱,最后被排出体外。
这些不同的内部结构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后续分析。
参考文献:《坎贝尔泌尿外科学》、A+医学、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