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趣了。有关椰子为何扎嘴,「椰子酵素派」和「藻酸沉淀派」已经吵了,看上来两端好像都挺有规矩的。
要我说,比不上做两个试验看一看吧。
但是,这试验该怎么做呢?
我想了两个早上,有了许多十分先期的设想,我急于把它放到这里,也希望大家能一同群策群力,看一看能不能一同顺利完成那个「云试验」。
试验预备:有关「扎嘴感」的定量分析叙述
思索那个试验的过程中,碰到的第两个问题是,如何定量分析叙述「扎嘴感」?
我觉得可以用肉类听觉试验的方法定量分析叙述。比如说,设计这份 5 点的测验,也是分数在 1~5 分,依次表示如下表所示听觉新体验:
1分:全然没扎嘴感。斐林样本:纯水2分:若有似无的扎嘴感。(听觉共振频率)3分:较为显著的扎嘴感。4分:显著、两极化的扎嘴感5分:十分两极化的扎嘴感。斐林样本:幼苗的椰子然后他们每天试验的时候都安排尽量多的人参加(把粒度做上来,这样结果更精确)。另加享用足够多多的样本之后,在测验上写出自己的分数。
同时,在享用不同样本之间,也需要腾出足够多的午休,以保证扎嘴感全然消亡。(我想了一下,因为眼部剥落的恢复速度很慢,为了细致和安全确保安全,最合适另加只享用两个样本。)
预试验:角蕨状况和液态状况的扎嘴感差别
预备许多扎嘴的椰子,一小部分切开块,另一小部分用一般托盘打为角蕨。受试者依次享用剁碎样本和角蕨样本,并顺利完成评分。
理论上一般托盘搅打为角蕨应该不会毁坏椰子酵素和藻酸液态的结构,因此角蕨应也有扎嘴感。如果角蕨没扎嘴感,那他们就必须考虑其它引起扎嘴的因素了。
试验一:校正「椰子酵素」这类若想扎嘴
椰子酵素这类属于肉类添加剂(己二酸)的一种,在网路上很容易买到。就行了找了两个:
试验中,预备两杯清水,其中一杯中放入椰子酵素(具体剂量得查一下椰子中酵素的浓度,取相同数量级)。
受试者依次享用两个样本,并顺利完成评分。理论上纯水样本的分数应该都是 1 分。
如果加入椰子酵素的样本分数的平均大于等于 2 分,那说明「椰子酵素」这类可以提供扎嘴感。否则「椰子酵素」这类无法提供扎嘴感。
试验二:校正椰子中酵素的作用
首先预备许多全然不扎嘴的椰子(比如说金钻凤梨之类的高端品种),将它们打为角蕨,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加入椰子酵素,另一组不加。受试者依次享用两个样本,并顺利完成评分。
如果加入椰子酵素的试验组有扎嘴感(平均大于等于 2 分),说明椰子中的椰子酵素,是引起扎嘴感的因素之一。
如果加入椰子酵素的试验组没扎嘴感,那么可以排除椰子酵素的作用。
但是请注意:那个试验无法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扎嘴感的因素,比如说藻酸沉淀。因为也有可能是椰子酵素和藻酸沉淀的共同作用。
试验三:校正藻酸沉淀在椰子扎嘴感中的作用
预备许多一般的,扎嘴的椰子,分成三个部分。
1号样本:用一般托盘短时间搅打为角蕨,
2号样本:用高速破壁机长时间搅打为角蕨(可能需要加入冰块以确保角蕨的温度相对恒定)
3号样本:用高速破壁机长时间搅打为角蕨(可能需要加入冰块以确保角蕨的温度相对恒定),然后在此基础上额外加入椰子酵素。
理论上,高速破壁机长时间搅打后,针状的藻酸沉淀应该会被毁坏,至少会被毁坏许多,但由于没涉及高温,酵素不至于失活。
有人可能会担心搅打的过程这类会让酵素失活,或者细胞内的溶酶体消化掉酵素。那他们加一组额外加入酵素的,三组来做对比。
结果预测如下表所示:
如果藻酸沉淀是罪魁祸首,那1号有扎嘴感,2,3号没。这样的试验结果可以排除两者兼有的可能性。
如果椰子酵素是罪魁祸首,或者两者兼有,那在那个试验中1号,2号,3号都应该有扎嘴感。
试验四:校正食清水在控制椰子扎嘴感中的作用
说实话,我一直对清水能控制多少椰子的扎嘴感有疑虑。在最后加两个这样的试验,可以明确清水到底有没用。
试验很简单,先设计两个食清水的浓度梯度,再把一般的,有扎嘴感的椰子依次用不同浓度清水浸泡同样长的时间,然后按照之前的方法试验扎嘴感的强弱。
这些都只是十分先期的设想,可能存在大量不细致的地方,也有很多细节没考虑到。请各位斧正,一同完善一下试验。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个试验要真做起来,肯定是很长期的那种了,不是那种一两天就能顺利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