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个冷知识百万个冷知识

百万个冷知识
一起学习百万个冷知识

世界创新创业的超极楷模——facebook(创新创业之路的理解和认识)

社交网站。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今天facebook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如此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深入探究这个公司的原因。

01.facebook成长史

2004年的9月 facebook办公室来了两个人 一个叫彼得·蒂尔 一个叫霍得·霍夫曼,他们来干什么?他们要给facebook投资。简单介绍下facebook这家公司,原来是个校园公司,在哈佛大学成立,后来从东部搬到西部硅谷,2004年的2月4号这一天刚刚上线,创始人叫马克扎克伯格,哈佛大学大三的学生,犹太人,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编程的天赋。这两位要投资的这个时候,公司网站上的活跃用户加起来总数还不到三万人。那为什么这两个人还要给他投资呢?他们主要看好以下3点: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一、马克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高度与众不同

当时,美国全国社交网站非常多,可以说多如牛毛。但是相比之下他们认为马克在经营理念和战略定位高度方面鹤立鸡群。马克告诉这两个人,他发现人类喜欢社交的三大秘密:

①人人有一种归属感的渴望;

②人人都有被赞美的追求;

③人人或明或暗地有一种偷窥欲。也就是秘密了解对方的情况。

这是人类喜欢社交的最本质最本源的东西。

二、马克及其团队,雄心大、野心大、 目标明确、组织能力强

他们在哈佛大学产品测试成功以后,马不停蹄从东部搬到西部旧金山硅谷地区。为什么要搬到这里来?因为这个地方有三大优势。

①人才的优势;

②投资机构的优势;

③创业文化的优势。

这里宽容失败,接纳创业。

他们来到这里以后,做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市场安排:从众多的常春藤大学当中选了三所大学,第一所哥伦比亚,第二所耶鲁大学,第三所斯坦福大学。想在这三个大学先做一个实验,如果成功,再向其他大学推进。当facebook的网站在这三所大学落地了之后,一夜之间这个网站的趣味性、娱乐性、针对性就征服了这三个大学的几乎大部分大学生。原来的社交网站几乎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了。这一战役胜利了以后,马克他们的信心更足了。马上做出了更大的战略安排:向全美70所大学展开进发。这个时候facebook的事业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就在这个档口,一个严肃的不得不不提的问题摆到马克和他的同学面前:是继续到大学读书?还是留下来开创自己伟大的事业?为了这个问题他们“严肃地、认真地”足足考虑了5分钟,最后毅然做出决定:放弃大学的学业,留下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自己想做的有巨大前景的事业当中。这个决策可以说是facebook发展里程当中重大的历史转折点。

三、产品开发的天才

马克带领团队开发facebook的过程中,开发了很多非常好的功能,其中三个功能非常有代表性。

第一个功能叫图片比较功能(facemash)

在哈佛大学的时候,facebook上线的一个功能叫图片比较功能,也叫图片选秀功能。通过这个功能让大学生在在众多的图片当中选择你喜欢的人,最后选出全校的俊男美女来。这个非常有趣味性的功能,很快就让哈佛大学学生着迷了,不到一个礼拜。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成为注册会员就达到一半人。

第二个功能是实名注册制

在马克和facebook之前,社交网站几乎不是实名注册。没有实名注册必然会出现乱糟糟的场面,想上传任何信息都可以,结果导致网站不良信息泛滥。有一个网站叫myspace,拿出三分之一的人来,专门处理这些网上的纠纷和删除冗杂的信息。造成很大的人力浪费,同时也造成很大的社会污染。实名制以后就好多了。为什么?因为实名,上传你的身份证信息,要求发布者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一旦上传不良信息马上就可以追根溯源,上传者就会受到应有的处罚或制裁,严重要付法律责任。这个功能出现以后净化了整个社交网站。

第三个功能是图文自愿上传

每个用户都有生成照片、文字、视频上传与否的自由,这样一来极大丰富了网站的资讯,使网站更有趣味性,更有可读性,吸引客户的能力更强了。

这三个功能的开发,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扎克伯格确实在创新创意方面的天赋,在产品开发方面也是一个天才。

facebook通过正确的经营理念,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天才的产品开发,可以说一路狂奔。

从2004年9月到2011年1月 6年时间里,上市前共融进来23.857亿美金,从2004年2月4日产品上线到2010年10月成为美国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到2012年5月1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举融进来187亿美金。再到今天facebook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和社交帝国,它的市值达到5500亿美金,在线人数达到27亿人,日活跃用户达高到13亿人。

02.马克的三大考验

老祖宗孟子说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老天爷要安排某个人做一件大事之前,必先折腾他考验他,经受住折腾,经受住考验,再委以重任。如果接受不了,对不起,该干嘛干嘛。

今天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例外,在创业的初期老天爷一点都不眷顾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在他小小的年龄(20岁)就让它遇到三次重大的考验。

1、遭遇合伙人放鸽子,被疑盗用创意吃官司

facebook创业初期有个创始合伙人,他叫萨维林,他既掏了钱,又成了股东。当时扎克伯格和他商量:“兄弟啊这三个事你来干比较好,我干不了”。①、公司运营;②、商业模式再造;③、再融资。萨维林答应得好好的,但背地里却偷偷跑到纽约成立了一个人力资源互联网公司在那个地方玩起这个项目来了。这个时候扎克伯格已经从哈佛大学搬到了旧金山的硅谷,工作繁忙,有很多事情需要和萨维林商量,有很多文件需要萨维林来签署,扎克伯格多次联系萨维林,可他对此不理不睬,拖拖拉拉。马克对此很是生气,但是他把怒火压在心里。他觉得这不是我真正的合作伙伴,“我必须采取措施”。于是,马克·扎克伯格冷静思考,慎重的处理了此事,既把萨维林的股份稀释了,又让其离开了公司,同时公司还没有受大的损失,整个处理过程非常聪明理性。

真是房漏偏欲连阴天,摁下葫芦起来瓢,这里刚刚处理完萨维林的事,接着卡梅隆双胞胎兄弟和迪夫亚的起诉案又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在哈佛大学的时候这三兄弟想成立一个哈佛大学联谊会,在联谊会上主要是发布聚会信息和出售咖啡店的优惠券。他们三个不会编程,于是打听谁会编程,最后打听到马克编程编得特别好,于是就委托马克帮他们编程。马克和他们聊了几次以后,发现这三个人不是自己的真正好的合作伙伴,所以这个事就拖下来了,一拖再拖,拖到最后忘了。2004年底三兄弟突然出现在马克的面前,他们说:马克你的facebook盗用了我们的创意!今天你要给我们补偿!马克说:这是哪和哪?我怎么给你们补偿呢?这里扯得上吗?

简直是无稽之谈,但一想再打官司需要时间,机会成本太大。于是他理性地压住自己的怒气,采取一种策略:认栽,息事宁人。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马克的刺激非常大,也让他深刻理解这个世界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悟到了:处理复杂问题的技巧,也领会了一些真谛。

2、马克力排众议避免公司被并购

facebook发展到2006年,发展速度非常快,芝麻开花节节高,它的用户已经从大学生扩大到中学生乃至所有的人群。随着高知名度、营收、用户的不断增长,也备受全国的媒体青睐。就在此时,突然的某一天雅虎高管来了,他们说 :“我们计划出十亿美金到十二亿美金愿意收购facebook”。可当时facebook的估值仅仅是一个亿,中间的差价是9-11个亿美金。面对巨大的利益差距,当时facebook的股东90%甚至是95%都动摇了,他们希望马克赶紧把公司卖掉,我们分钱吧!在这一大是大非面前,马克思想非常清晰,他和他的铁哥们铁杆支持者莫斯科维茨,经过认真的磋商后,他们开了个股东会,在这次股东会上,马克舌战群儒力排众议,最后否决了并购案,他说 “今天如果我们把facebook交给雅虎,最后的结局就是消亡,今天社交网站前景广阔,只有我们自己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设定的宏大的战略目标。”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的。

3.危机公关

2006年的时候facebook开发了一个功能,叫信息流(也叫动态新闻),也就是线上的所有的用户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向其他人全部公开。这个信息流功能估计上线以后会非常受欢迎。结果真的上线后让人大跌眼镜,只有1%的人支持, 有99%的人都坚决反对。有的人甚至采取了极端行为,组织一帮人到facebook办公大楼表示抗议。他们高喊:你们这样做侵犯了我的人权,我要抗议。马克一看问题不对,连夜组织一帮程序员,用了足足48小时开发了一个功能,叫隐私设置功能。这个功能出现以后,这个事件就平息了。为什么平息了?这个功能做到:你愿意把你的信息全部公开,你就按全部公开的按钮;你不愿意把你的信息公开,你就可以按不公开的按钮;你愿意把你的信息部分公开,你就可以点击部分公开的按钮。这样一来大家各取所需,相安无事。最后这个功能在facebook的发展史上成为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为什么?他是信息流和动态新闻,总之你想想现场有多少人,27亿人,这个信息滚动起来有多大的量呀!因此它成为在线上能够拉住客户占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功能,也是最受企业欢迎和最受广告商欢迎的一个功能。

通过前面的3大考验,马克·扎克伯格学到不少东西,第一学到了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第二,在重大的利益和事业选择面前,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面对客户的利益,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功能。在这个设置功能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客户就是“上帝”,客户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03.facebook的“道”“法”“术”

facebook这些年发展非常好,可以说用精彩两个字来形容。因为facebook在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循自己的“道法术”。

1.“道”——坚守定位:做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连接

所谓“道”就是使命和战略定位 ,facebook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让世界更开放,让人与人之间更紧密连接,这就是他们永恒不变的定位。

一天,有一个员工和马克提议说:“嗨!我们能不能开发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业务?我们网站有这么多客户,他们的资料这么齐全,如果人力资源想选人的话,到我们这里选人,多好的一个生意啊,我们还可以挣更多的钱。”马克对他说:“兄弟啊你的提议非常好,但是有一个问题你考虑没有?

如果我们让人力资源的业务在我们网站上开展,我们网站性质就变了,就变成严肃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的网站,而我们是一个愉快的有趣的网站,这和我们定位大相径庭。我们的目标客服群一旦发现公司定位出现了偏差或者不纯粹时他们立刻就会感觉到并离我们而去,

这样我们就会因小失大。因此我们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有什么样的利益诱惑,定位永远不能变,就是做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2.“法”——核心文化:黑客精神

所谓“法”就是遵循核心文化原则和策略,facebook核心文化是黑客精神,一提黑客大家有一种偏见说黑客就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专门用计算机技术攻击别人电脑破坏别人电脑程序的那帮家伙。黑客也可以用另一种名字来表述,他们是计算机技术达人,这帮人90%甚至99%的人都是正派的、阳光的、讲原则的。在他们做事风格当中形成了3个明显的特征:

①永远挑战能力的极限

②快速开发和迭代

③创新永无止境

facebook把这种精神作为公司的文化和精神传承。在facebook黑客精神主要体现在产品开发上:他们一天之内可以开发几十个上百个facebook的界面放在网站上进行测试;他们开发一个功能可以24h、48h甚至72h不睡觉;在公司工作紧张的时候,需要阶段性的完成一个具体的目标的时候,就集体住办公室,连夜奋战像中国的华为一样,有一种狼性文化狼性奋战精神。

3.“术”——微观操作层面方法论:在产品开产方面的五大法宝

法宝一: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为什么这句话这么重要呢?因为这句话是马克·扎克伯格践行结果。马克在初期开发产品过程中就是先征求哈佛大学学生意见,然后回来到宿舍里开发产品,开发完了产品以后,连夜把产品发送到他的左邻右舍让他们提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出来以后他再修改,修改完了以后再发给他们,他们再提反馈意见。这样反复循环,最后做出相对完美的产品。这个过程是马克·扎克伯格亲自践行的,因此马克认为只有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才能正真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

法宝二:在开发产品之前先开发一个最小原型产品,把核心功能放进去,而不是把想到的全部功能都放进去,这样可以带来四大好处。

①成本低

②速度快

③针对性强

④快速获得反馈

法宝三:产品开发出来以后,立即投放到目标客户群中。而不是在公司内部让技术人员进行测试和验证,这样是没用的。听客户的意见,让客户去反馈,然后统计数据和意见,不断拿回来进行研究、迭代,调整更新,使产品不断地升级。

法宝四:不追求完美。他有个理论叫完美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完美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facebook要求一定要做到基本质量保证,然后这个基本质量有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就是在98%的场景下,产品都是畅通无阻的。

法宝五:自己开发产品自己要试用。只有自己在用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产品的优劣等问题,然后才能和我们的客户有共同语言,才能共同研究产品下一步的深度开发的方向。

04.facebook的三大启示

1.没有新技术就没有新产业

我们在研究案列过程中发现为什么马克·扎克伯格笃定要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社交平台、社交革命上呢?主要是他自身的实践让他获得一个重大的体会:就是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具有重大革命和颠覆的意义。。大家都知道,过去传统的社交方式,大不了就是搞个商会或者协会,最多几百人几千人了不得了。现在在一个通过计算机、移动互联网 、APP软件,设计了这么一个网站就可以聚集全球27亿人,活跃用户日达到13亿人,市值达到5500亿,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700亿左右,净利润可以实现30%-40%这个水平。你可以想象一个社交平台能有这么大的一个规模,而且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第五大公司,核心的核心主要是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的一次革命。所以马克·扎克伯格看好了新技术,他现在正在布局未来的新技术。比如说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AI增强现实技术 、VR虚拟现实技术、AR人工智能技术 ,这些技术如果在社交平台上加以应用的话,整个社交产业又会发生一次大的颠覆性的革命。这是马克所看到的,所以说马克现在叫干劲冲天,底气十足,布局巨大,战略安排清晰 。针对他对新技术的认识,我们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亚马逊掌门人叫贝索斯,1994年他看了一则消息 ,媒体公布1993年-1994年两年间网络的传输速度提高了2057个单位。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消息,他看了以后马上就在琢磨,他相随着这个网络速度的提高,将来什么产业能够分得一杯羹。于是他回到办公室里开始数产业了,什么电脑产业、软件产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图书产业、商品产业等等,最后数了20个产业。他又在分析什么样的产业能够在这个地方分得一杯羹呢?他说这个产业一定是标准化的,最后数来数去他发现图书是一个最标准化的产品,于是他开始就做了图书。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现在不光是图书,还包括电商,包括技术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平台叫互联网技术平台公司。这完全是得益于对技术的认识。因此,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正处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企业家创业家们,一定要注意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在他们的结合当中肯定会有爆炸点爆发点,一旦你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你将一发而不可收。

2.facebook贯穿始终的行为准则—— 完成胜于完美

这句话乍听起来有点像心灵鸡汤,其实不是,它是一句实实在在的,掷地有声的指导企业实践的一句话。核心要义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个产品后快速抛向市场,倾听客户意见,然后根据客户的意见回来再进行更新调整迭代,然后再抛向市场,这样反复多次,甚至无限循环下去,这个产品是从客户中来再到客户中去这样一个逻辑,因此它能非常贴近客户的真实需求,所以说它在市场中是受欢迎的。如果你关门造車,在办公室里,在车间里造一个产品,以自己想象的完美来制造,结果第一会时间一拖再拖,第二和客户真正需求相聚甚远,当产品真的抛向市场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客户根本不想要。这个时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所以说这句话对于现实生活中正在开发产品的创业者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3.垄断是竞争的最高境界

有人说你在这里宣传垄断,错!我认为垄断有两种垄断:一种叫绝对垄断(市占率达50%以上),绝对垄断绝对是不好的,一、侵害消费者利益;二、压制创新。另一种是相对垄断,实际上是一个产业正处于群龙无首,军阀混战,战国纷争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领袖级的公司愿意站出来,对整个平台上的资源进行整合,这是求之不得的一件好事。今天facebook就是社交产业这个大的平台上的一个领导型的企业。他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具体采取了三大举措:

①在整个全球社交产业平台,这个大的体系当中进行全面的布局、全面安排与全面发展。

② 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自己的专项能力,比如,只要有好的公司符合自己产业发展方向,有独特的能力,facebook不惜重金去收购它。比如说最近收购两家公司,一家叫WhatsApp,花了190亿美金,还有一个Instagram花了10亿美金,这两个公司进来以后,facebook的网上用户人数一下子增加了10亿多人,你说这个并购值不值。

③ 打造核心竞争能力,超越所有的竞争对手。

作者:郭彧 编辑:程姗姗

申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万个冷知识 » 世界创新创业的超极楷模——facebook(创新创业之路的理解和认识)
分享到: 更多 (0)

百万个冷知识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