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个冷知识百万个冷知识

百万个冷知识
一起学习百万个冷知识

掌阅iReader Smart Air怎么样?好不好?值得买吗?(掌阅ireader smart怎么样)

「随心所欲好写」是此款机壳给我的第二个第一印象。

不经意早已写了2年多的图书随身听了,距上一个帐号被封也早已过去了一年多。

犹提过第二个帐号被封时我内心深处的崩盘。然如今,内心深处也慢慢平淡。

那时这个帐号上也积累了快1000个提问&该文,不说写的有多好,但的确是我一点儿累积下来的。

好了,嘿嘿,回到他们那时的主人公——猫眼iReader Smart Air。

Cadours,好景不长kindle改口选择退出中国消费市场后,升级换代供货商更疯了一样开始狂热弱化招,试图攻占kindle空出来的消费市场。

去年的新机,我双脚双腿都数不过来,猫眼的iReader Ocean2、Smart3,砂蛤BOOX Tab8/10,燕王N10(mini),华为Note,华大基因 Air之类。

许许多多的随身听如遍地开花版涌上消费市场。

但对于随身听的评定我却越写越不振,Sartilly原因大略还是因为并没有太多出众的机壳出现吧,事实证明随身听只要搞好两件事,那是把文本呈现出到萤幕上就够了。

整件事,数千年前的人类文明就努力做到了,或者说一直在强化文本的媒介罢了,从古文字到帛书到丝织品油墨,再到那时的LED萤幕/E-ink油墨屏等。

他们真正如果重视的从不是文本的媒介,而应该是文本这类。过分的关注随身听硬体,这类是一种舍本逐末。

所以那时我对图书的评定基本早已瓦解了电子设备的硬体微观,说句不太好听的,用做看电视的话,那时去年市售新上市的99%的随身听的硬体实用性都是输入输出的。

包括他们那时要聊的猫眼iReader Smart Air。

【点击领取优惠】猫眼iReader Smart Air
¥1849.00

如果你想了解其他随身听,也可以看看我写的这篇该文,早已帮助了10000多人选到了适合自己的随身听呢。

小王同学:Kindle/砂蛤/猫眼/华为多看/墨案/燕王/华大基因/当当/海信电纸书哪个牌子好?有必要买吗?2022年油墨屏图书随身听推荐1194 赞同 · 178 评该文

如果你想要购买此款随身听,也可以在各大电商平台的猫眼iReader官方旗舰店跟客服报暗号“小王同学”,确认收货后可找客服享受粉丝额外返现福利,最高可以返现100元哦。

那么话说回来,他们在选购阅读器时到底如果关注些什么呢?

正如,本文开头我给猫眼iReader Smart Air下的定义「随心所欲好写」一样,撇开随身听的前光、萤幕像素、重力感应等无趣的东西后,他们可以从整体上去评价一款机壳。

为什么这款机壳的定义会是「随心所欲好写」,它随心所欲在哪里,又好写在哪里?

我为什么说 Smart Air随心所欲?

Air后缀词在大部分数码供货商的设置中都代表着入门或者轻便,猫眼iReader的此款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从它这个实用性他们便可以看出来:

萤幕尺寸:8英寸尺寸:175.6x148.5x6.3 mm重量:225gCPU:油墨屏定制双核2.0GHzPPI:300

此款机壳我拿到手的第一反应便是Air系列是X系列的浓缩版,目标用户是那些希望有手写,想要直屏的人。

机壳8英寸的萤幕可以满足他们绝大部分需求,在我过去的该文中总会提到,8英寸是个中庸之选,是最好的折中尺寸,既可以满足他们手写和大屏阅读的需求,也可以让他们享受到油墨屏手写的快感。

此款Air设计的时候去掉了实体按键,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做小整体的尺寸,增加屏占比,在保证机身够小的情况下努力做到8英寸的萤幕。

无论是在地铁上看电视,还是走路的时候放在包包里,都很方便,真正努力做到了随心所欲携带。

这类机壳的重量跟那时的大屏手机差不多,iPhone 14 Pro的重量是206g,一般使用的时候都会带套,所以重量是在220g左右。这个重量中长时间持握都不会太累。

所以从一开始此款机壳就满足了随心所欲持握的要求,相比起Smart X2或者Smart 3,Smart Air更轻,更容易长时间使用。

再要说说缺点。

中庸之道讲究“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的处事态度”。但在当今这个讲究个性的社会,中庸却也成了平凡的代名词。

8英寸是为中庸,之所以为中庸,恰恰也是因为它比不上6~7英寸便携,沉浸式阅读与手写体验也没有10.3英寸来的爽快。

所以无论是那个供货商,8英寸的系列永远是最少的,用脚投票的消费者从一开始就做出了选择。

再者是Smart Air没有实体键,具体我不知道猫眼iReader的设计师是怎么想的,或许主要是为了和Smart Xs Pro 做区分吧。

毕竟8英寸+手写+实体键,实在想不出来Xs Pro和Air的区别在哪里。

但恰恰是没加实体键这个做法,让Air逊色不少,有过随身听使用经验的人都知道,两个小小的实体按键可以把随身听的阅读体验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毫不夸张的说,有实体按键和没有实体按键的随身听简直是两个电子设备。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Smart Air没有实体按键,懂得都懂。

回到「随心所欲好写」,聊完「随心所欲」,他们在聊聊「好写」。

由于随身听这类与阅读相关的功能实在是乏善可陈,所有很多供货商打起了手写的主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屏随身听带手写早已成了标配。

猫眼上一款8英寸带手写的随身听是Smart Xs Pro,机壳用过一段时间,整体不错,但它的凹凸背盖设计搭配手写体验的确有点小糟心。

四四方方的设计,让携带变得非常不方便。而且2600多的价格,我直接上Smar 2,它不香吗?

这次的Air就不一样了,首先是直屏,外观上跟接近传统的iPad和随身听外形。可以完美平放在桌面上,书写时没有奇奇怪怪的膈应感。

其次是书写体验,Air所搭载的油墨屏定制双核2.0GHz处理器+新一代柔性油墨膜V400SU,极大的提升了手写的跟手速度,进一步的降低了手写延迟。

我自己用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基本没有延迟。

具体可以看一下我的这个测试视频:

猫眼iReader Smart Air手写测试23 播放 · 0 赞同视频

笑死最后是笔记系统,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半封闭系统随身听供货商,我一直佩服猫眼的勇气。毕竟开放系统卖硬体,而封闭系统则是买硬体和软件两者。

猫眼这几年从PDF重排到微信直传再到256级灰阶。每一步都在了同行前面,要知道哪怕是那时,还有不少供货商连个PDF重排都整不明白。

那时猫眼的笔记支持130种模板,有工作效率,学习培训,还有生活娱乐,甚至连狼人杀、练字本和五子棋都有。

模版的完善极大的提升了手写的便捷性与舒适度。

除此之外,还有颜色批注,导出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做的批注,也非常不错。

最后是系统级的分屏学习功能,可以一边看电视,边做笔记,批注都会自动保存在读书笔记里面,非常适合考研考公的同学们。

好了,那时关于随身听的分享就到这边了,一口气码了近2000字,也算是简单梳理了我对此款机壳以及随身听消费市场的一些看法。

感谢您的阅读。

最后再简单加一个随身听的选购指南,可看可不看。

随身听有很多,想要选到适合自己的随身听,第一步还是要先明确自己的需求。

所以本文,我就从以下三点来带大家了解如何选到心水的随身听。

一、尺寸

随身听的尺寸决定了能显示多少字,萤幕越大的随身听能显示的字越多,能手写的范围也越大。

但同样的,越大的机壳,携带起来也不方便。

所以由此,他们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买哪款机壳。

1、纸书平替

大多数人需要的是书籍的平替。

可以更好的在室内外,公共交通上面阅读,这种场景下,我一般推荐5~7英寸的电子设备。

这个尺寸的电子设备,一屏显示的字数跟纸书一页差不多,可以完美平替纸书。

而且携带方便,价格便宜。

2、办公手写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的需求是办公商用、考研考公等严肃环境下,需要认真阅读大量的文本内容,也要用到手写笔记等。

这个场景下,我推荐的是10英寸以上的大屏电子设备,更大的萤幕可以让他们在阅读论文、期刊、教材是更舒服,更沉浸,同时也可以拿手写笔做笔记什么的。

3、中庸兼顾

最后一个是中庸兼顾,如果预算不够,但两个都想要,那可以选择8英寸带手写的电子设备,既兼顾了便携,又可以用做做笔记看论文。

当然两者的体验都会打折扣,毕竟只是一个折中之道。

二、系统

目前的话绝大部分随身听的系统都是基于安卓改的。整体操作上大差不差,使用起来就像是一台安卓平板。

但要细说的话,根据能否下载第三方App,可以分为开放系统、半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可以自由下载安装第三方软件;半开放系统可以安装特定软件;封闭系统只能使用原生系统,不能安装第三方软件。

三种系统也是各有优缺点:

开放系统,自由但容易因为安装其他软件而导致分心,且价格较贵;半开放系统,只能安装特定软件,不一定能满足需求,但价格便宜;封闭系统,只能使用原生书城,购书等会受到限制,但价格会便宜些。

最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需要安装第三方软件的就选择开放系统,如果有能力自己去网上找书籍资源的,那大可以直接选择半开放/封闭系统,性价比还更高。

更多关于随身听选购的内容可以看我写的这篇该文嗷。

小王同学:Kindle/砂蛤/猫眼/华为多看/墨案/燕王/华大基因/当当/海信电纸书哪个牌子好?有必要买吗?2022年油墨屏图书随身听推荐1194 赞同 · 178 评论该文

好了。那时的分享到这就真的结束了,我是小王同学,一个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男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万个冷知识 » 掌阅iReader Smart Air怎么样?好不好?值得买吗?(掌阅ireader smart怎么样)
分享到: 更多 (0)

热门推荐

百万个冷知识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